行业资讯
公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的5大评价要点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报告”又称“保障公路和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技术评价报告”
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从对既有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两方面影响考虑,查找、分析和预测涉路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以及对既有公路相关基础设施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编制《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技术评价报告》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
评价要点
跨越式涉路工程
铁路跨越、城市道路桥梁跨越、公路跨越、管道跨越、电力线跨越等。
1.应对涉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跨越位置、远期规划、交叉角度、安全视距、净空、交通标志、排水、防护设施、周围环境影响等。
2.应对涉路工程的施工、意外险情处置、交通组织方案开展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施工期限、施工监测、应急处置措施、跨越设施养护管理、路产损坏和修复、公路建筑限界影响等。
3.应围绕涉路工程施工对既有公路交通的影响及施工期间安全防护措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穿越式涉路工程
管道穿越、城市道路穿越、铁路穿越、公路穿越、电缆穿越等
1.应对涉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穿越位置、管线埋深、挖穿宽度、远期规划、安全视距、交叉角度、净空、水平净距、交通标志、排水、防护设施、防护栏、限高架、检修空间、立面标记、公路建筑限界、周围环境影响等。
2.应对涉路工程的施工、意外险情处置、交通组织方案开展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施工期限、路面路基沉降观测与修复、应急处置措施、下穿设施日常养护管理、路产损坏和修复、施工期间结构物防护、施工工艺、施工安全规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
3.应围绕涉路工程施工方案合理性、运营安全保障、改扩建影响等因素,对既有公路的结构物功能及运营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价。
平交与接入式涉路工程
公路平交、乡村道路、沿线单位、加油站等经营性单位接入等
1.应对涉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相邻交叉口间距、交叉角度、安全视距、纵坡、设计速度、排水、标志标线设置、交通管理方式、平面交叉渠化设计、周围环境影响等。
2.应对涉路工程的施工、意外险情处置、交通组织方案开展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施工期限、应急处置措施、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
3.应围绕增设平交道口的交通量、交通管理方式、车道布置情况等因素,对既有公路运营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价。
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工程
悬挂非公路标志、敷设管线等
1.涉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管线类型、设置位置、结构物荷载验算、设施抗风抗震、管线附件装置、安全防护措施、悬挂设施反光炫目、公路建筑限界影响、周围环境影响等。
2.涉路工程的施工、意外险情处置、交通组织方案开展
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施工期限、应急处置措施、设施安装方式、设施后期养护、路产损坏和修复、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
3.应围绕涉路工程的防护措施、冬季冻胀等因素,对既有公路桥梁、涵洞的结构及运营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价。
并行式或者其他涉路工程
并行埋设管线,设置电杆、通讯基站、变压器,架设管线,拆除分隔带,修筑堤坝、压缩或者拓宽河床等
1.应对涉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开展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设置位置地质、并行间距、远期规划、埋设深度、排水设施、抗震等级、防风等级、警示标志、周围环境影响等。
2.应对涉路工程的施工、意外险情处置、交通组织方案开展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包括:施工期限、应急处置措施、设施日常养护和管理、路产损坏和修复、安全防护措施、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等。
3.应围绕噪声、眩光及其它可能影响公路行车等因素,对既有公路运营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价。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章推荐
- 传统曝气系统VS智慧曝气系统:溶解氧波动降低60%,能耗减少35%的秘密
- 高波动进水污水厂如何降耗?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智慧曝气系统实现能耗降35%+水质稳达标
- 污水处理厂精准曝气改造,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助力污水企业实现曝气量精准调控,节能降耗及水质提升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污水厂智能曝气控制系统的处理效率提升效果在同类污水厂中的排名如何?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污水厂智能曝气控制系统的处理效率提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污水厂智能曝气控制系统:多模态耦合控制与低碳高效实践
- 文旅行业专项债申报中,如何优化申报流程以提高成功率?
- 文旅行业专项债申报全流程指南(2025年最新版)
- 资金平衡方案全流程设计与实施指南:从现状分析到动态调控的系统性框架
- 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中,如何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