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地下管线普查VS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有什么不同
普查背景有相似
从国家层面部署城市地下管线和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任务的初衷来看,二者都是基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地下设施家底不清、情况不明而影响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的。近年来,由于地下空间家底不清,统筹协调不够,运行管理不到位,导致城市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城市运行秩序。治理这些“城市病”,国家提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要通过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首先把城市的“里子”摸清楚,同时实现各类地下市政设施信息的数字化、科学化、智能化利用,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安全,让市民的生活更有品质。
普查对象少到多
显而易见,单从字面我们就能理解到,管线普查的主要内容是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线设施,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则包含所有的地下管线,以及地下交通设施(如人行地下通道、城市地下道路、地下公共停车场等)和城市地下其他工程(如人防工程、废弃工程等),涵盖的对象和范围更大更广,可以说覆盖了整个城市地下空间,需要通过普查摸清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家底,形成整个地下设施“一张图”,这也折射出国家层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利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城市治理系统化思维理念的提升。
普查指标大不同
地下管线普查的技术指标主要是管线的自身属性,如种类、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等基本信息,主要通过外业探测获得。此次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是在管线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国家明确对于已经进行过大规模普查的地下管线,不再重复探测其自身基本属性,而以收集管理信息(如主管部门和建设、设计、勘察、施工单位等)和设计信息(如设计报出时间、管网压力、施工方式、设计使用年限、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为主,补齐前期普查的缺漏。对于其他类别的地下设施,则需同时进行现场基本属性采集和相关管理、设计资料收集。地下管线普查的技术指标有十几项,而此次地下设施普查的技术指标达到了几十项,工作量可以说“翻倍”啦!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章推荐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2025年国庆、中秋放假通知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5个建设内容和6个整治模式
- 上海:《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间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解读
-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
- 工业园区“定制化”供水: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智慧水务系统如何匹配高纯度用水需求?
- 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供水智慧系统如何解决分散站点运维难题?
- AI+物联网: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与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个核心步骤
- 市政道路设计关键要点:从线形规划到管线综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设计最新规范与全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