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设计导则与目标
设计导则
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导则是指针对城市特殊地段的历史地段,为实现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和有机更新的实施途径所进行的城市设计研究,最后形成以导则为基本形式的成果。
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导则属于分区级导则,研究对象是相对独立的历史地段,主要研究与上一级规划的衔接以及景观、生态与地段内的整体协调性问题。
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导则与其他类型导则一样,具有“设计城市而不设计建筑”的基本特点。
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导则与其他类型导则的区别在于此导则的编制和研究更具难度和复杂性,需针对历史地段的保护问题制定相关措施,针对有机更新的实施途径制定相关方法,针对历史地段城市设计的各项要素做专项研究。
设计目标
历史地段城市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已经超过了地段个体环境的形成、改善与更新,而是从城市建设中多元参与决策的角度,在社会各种建设需求之间建立公众期望和社会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具有创造性的城市设计实践。根据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导则的内涵,可将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的目标分为五个方面。
1.文化目标
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强调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保护,主要是指对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延续城市传统文脉,创造独具历史文化氛围的城市特色空间。
2.功能目标
历史地段城市设计在保护特色和解决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怡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建立延续地段特色、具有区域认同感的历史文化环境,激发人们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关心和继续使用,激励居民参与公共活动,以实现地段各种功能活动的振兴。
3.美学目标
现代城市设计讲究城市空间的美感,美是组成物体的要素之间和谐关系的体现。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设计在保护和延续多样性、归属感和认同感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强调可意向性、可识别性和可欣赏性等美学特征。
4.经济目标
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越完整,也就越能凸显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越有魅力,越有竞争力。在城市发展中,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可提高空间品质,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居住、购物、休闲、旅游和投资等各种经济活动的持续发生,提高地段的土地使用价值,恢复地段社会活力,使得历史地段经济活动得到复苏和发展,进而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特色基础上,促进该地段及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
5.环境目标
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应有效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注重人工开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同时要充分考虑人文环境要素,注重历史人文要素的保护和利用,保证地段的有机更新,促使地段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出自市政设计,转载请注明。
更多相关信息 还可关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公众号矩阵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文章推荐
-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5个建设内容和6个整治模式
- 上海:《关于深入开展全市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郊野空间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解读
- 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
- 工业园区“定制化”供水: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智慧水务系统如何匹配高纯度用水需求?
- 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破局: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供水智慧系统如何解决分散站点运维难题?
- AI+物联网: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智慧供水系统如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防御”?
- 市政道路设计流程与技巧:新手快速上手的6个核心步骤
- 市政道路设计关键要点:从线形规划到管线综合的避坑指南
- 2025市政道路设计最新规范与全流程解析
- 自然资源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已经累计整治超1000万亩